Munou Diagram 2

Let's munou!

RYOMA M1S Overview

| Comments

RYOMA 的 M1S 從預購一直到現在也有一陣子了, 今天終於要來寫心得文了。 一開始對這家公司不熟悉, 完全是衝著台灣製造而來的, 拿到手之後使用心得整體而言還蠻滿意。 至少我每天來回通勤兩三個小時, 使用他上網玩遊戲都挺愉快的, 以一支這樣定價的手機而言, 實在是無愧於國產 C/P 值之王的 slogan!

RYOMA M1S 外盒正面

品牌故事

先來談談這個品牌的一些歷史吧, 不過目前也只是看了一些網路八卦整理起來的, 這手機的介面設計,官方說法是外包給「應宏國際」設計, 但實際上,龍馬就是應宏,並非兩家公司。 再往上追,應宏集團的負責人是頂新集團負責人的二兒子, 頂新沒聽過?康師傅應該就聽過了吧, 有關於頂新的負面消息,好幾年前也是鬧得沸沸揚揚, 但最後這事情最後也只是傳言,這裡就不方便去多加評論了。

不過我想無論他父親做得如何, 過去有關連的品牌如何, 都不應以那些當做這個品牌的衡量依據, 因此我認為可以全新的品牌來看待這家公司。

至於有些人對於 RYOMA 日文名有些感冒, 我是覺得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化多元的海島國家, 這點我自己是不太介意啦。

外觀

M1S 的外盒是近年來很流行的簡配包裝, 大概就跟 iPhone 4S 的盒子差不多大小, 外盒有兩個缺口可方便手指拿取, 跟 Google Nexus 7 的開箱悲劇 可說是截然不同。 打開盒子,發現外盒跟內盒有個卡榫接合著, 算是個小小的貼心。

機體本身還算不錯, 真要說缺點的話,背蓋是包覆機體的設計, 視覺上看起來好像有兩層外框, 不少人可能無法接受。 用了一個禮拜之後,開始覺得背蓋跟機體的接合不是那麼的牢固, 但有次不小心重摔到馬路上也沒解體,這算是還蠻厲害的吧。

不少人對於背面寫著「台北設計 台灣製造」有意見, 我倒是覺得字夠小,並不會影響美觀, 甚至也有平衡 RYOMA 字樣的效果,還 OK 啦。

續航能力

去年底我買了一台 HTC Sensation XL,雖然使用上還算愉快, 但電力問題實在很困擾我。 就算不整天使用,通勤時間加上吃飯時間使用, 大約傍晚就得接行動電源或回家充電了, 而且為了節省電力,我還常常把 3G 跟同步處理關掉, 開著大概中午下午就會快要沒電了, 不開的話,待機時間倒是可以撐個好幾天啦。

M1S 目前使用了兩三個禮拜,雖然也是要每天充電, 但至少出門在外時, 目前還沒用過行動電源。 他的 3G 耗電比較沒這麼可怕, 因此就算我上班時整天放著忘記充電, 晚上吃個飯運動一下,回家時都還夠撐到家裡。

軟體介面

開機後,會進入所謂的「應宏友善介面」, 由於 Android 4.0 之後,本身的介面就已經很不錯, 因此包含 HTC 等大廠,能做的努力都不多, 但 M1S 初始的設定就很容易使用, 在桌面選用的元件也都是我自己很常用的功能,包括:

  • 3G / Wifi 開關
  • 音樂播放
  • 音效設定切換
  • LED 手電筒開關

另外我必須要稱讚的一點就是, 他沒有灌額外累贅的內建軟體, 還記得剛打開 HTC Sensation XL 時, 看到裡面灌了好多有的沒的內建軟體還砍不掉, 加上 Sense 一直當,就算社交網路整合再好,使用上真的是非常不愉快。 以台灣這麼喜愛所謂的客製化, 內建一堆廣告性質軟體的風氣而言, RYOMA 算是一股清流啊。

遊戲方面,熱門遊戲 如 Andry Birds 與 Temple Run 都可正常執行, 且效能優異,可以看一下別人的跑分

介面方面細節目前我也只使用過 HTC 的介面, 我想可能要再使用久一點才能寫心得, 但整體來說,並沒有什麼令人困擾的地方, 我想真正好的使用介面就是如此吧,“it just works!”

缺點

M1S 擁有很厲害的聯發科 MTK6577 雙核晶片, RAM 也是算慷慨的 1GB, 一般使用情況下可說非常夠用。

而由於是低價手機,硬體方面當然要能省則省, 沒有以下硬體元件:

  • 電子羅盤:對於需要將這台當導航機的人來說並不合適,但查地圖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 感光元件:螢幕亮度無法自動調整,且接聽時無法偵測耳朵是否靠近話筒,可能會按到數字鍵盤。
  • LED 指示燈:對於不太想開機就想得知有無系統訊息的人而言,可能會是一個小缺點。

相機的規格當然也不太漂亮, 主相機最高 500 萬畫素, 但日常拍照生活記錄可說是非常夠用, 不過如果日後想要印出收藏可能就不太 OK 了。 另外就是色偏的問題還蠻嚴重, 雖說可以手動調整白平衡來稍微改善啦, 可並不是所有時候都有這樣充裕的時間。

喇叭表現也是普普,聲音大一些會爆音, 跟 HTC Sensation XL 的表現差不多。

還有一個就是開啟背蓋必須使用專屬工具, 雖然是隨機附贈的,但對於不想買行動電源, 而想要以換電池的方式使用的人來說, 可能是個致命傷。

另外因為他實在太冷門了, 所以目前還沒有可以刷的 ROM 可以用, 也因此還無法進行螢幕擷圖, 也當然沒有 root 了。

結論

這是支性能相當好的手機,如果是:

  • 智慧型手機初心者 (或不知自己是否適合買智慧型手機)
  • 拿來上網、打遊戲
  • 拍照只為生活記錄
  • 不想花超昂貴的價格買高階手機
  • 剛好你喜愛台灣想支持國貨的話

這支的硬體很漂亮,軟體也還不錯, 算是非常棒的選擇,相信會是你的生活幫手。

但如果您有以下需求,可能要考慮別支了:

  • 拍照魔人:相機的色偏嚴重,雖可以調整白平衡但有時會調到起笑。
  • 導航專家:不具備電子羅盤,但查地圖是沒問題的。

希望 M2 或未來能出高階手機, 如此一來很多缺陷應該就可以克服了吧!

搬到 GitHub 了

| Comments

雖然說搬家真的蠻麻煩,但搬到 GitHub 的過程可說是非常順利啊! Octopress 也如傳聞中好用,Jekyll 的 import 也是前人種樹我在乘涼, 真的是沒什麼好挑剔的 (菸) 至於為什麼要在 GitHub 取了個不一樣的 ID, 我也忘了,好像是因為想要 Localize 吧。(這理由……)

最近想做個個人品牌, 慢慢發現以往的 ID 有太多歷史包袱, 像是很多中二文之類的, 看我匯入以前的文就知道了 (艸 這個時代要洗面革新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所有丟臉的過去都在網路上找得到, 但也因此加深了我挑戰的慾望, 要向令人害羞的親村 say goodbye。

上班也已經半年多, 步調跟上了,事情還是一樣源源不絕的湧進來。 小公司嘛,一方面想要壯大,一方面人少得身兼多職, 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個人時間就越來越少得可憐, GitHub public 的這些專案也都難以見人, 所以就先多寫一些 doc 來贖罪吧。

(千萬別又是三分鐘熱度啊啊啊)

掛載硬碟映像檔中的分割區

| Comments


有天因為方便的關係將整個硬碟用 dd 備份了起來,
有天要用裡面的資料,
卻發現我好像只 mount 過 partition image 而不是 disk image…

想了一下其實也很好處理,
我們需要 parted 來找到分割區的定義點,
然後再掛載他:

$parted /path/to/disk.img unit B print

Model: (file)
磁碟 /path/to/disk.img:320071851520B
磁區大小 (邏輯/物理):512B/512B
分割區:msdos

編號 起始點 結束點 大小 類型 檔案系統 旗標
1 1048576B 320069435391B 320068386816B primary ntfs 啟動

之後就是 mount 囉

$mkdir /mnt/somedir
$mount -o loop,offset=1048576 /path/to/disk.img /mnt/somedir

全劇終。

解決 ArchLinux 內 PostgreSQL 因 Shmmax 設定無法啟動的問題

| Comments


上次更新後,重新啟動電腦時 PostgreSQL service 發生錯誤,
看到 /var/log/postgresql.log 裡面有這些東西:

LOG: received smart shutdown request
LOG: autovacuum launcher shutting down
LOG: shutting down
LOG: database system is shut down
FATAL: could not create shared memory segment: Invalid argument
DETAIL: Failed system call was shmget(key=5432001, size=41279488, 03600).
HINT: This error usually means that PostgreSQL’s request for a shared memory segment exceeded your kernel’s SHMMAX parameter. You can either reduce the request size or reconfigure the kernel with larger SHMMAX. To reduce the request size (currently 41279488 bytes), reduce PostgreSQL’s shared memory usage, perhaps by reducing shared_buffers or max_connections.
If the request size is already small, it’s possible that it is less than your kernel’s SHMMIN parameter, in which case raising the request size or reconfiguring SHMMIN is called for.
The PostgreSQL documentation contain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shared memory configuration.
LOG: database system was shut down at 2012-01-25 03:53:18 CST

根據粗體字貼心的提醒,可以先來更改系統設定:

$ sysctl -w kernel.shmmax=134217728

再重新啟動 PostgreSQL 就大功告成:

$ rc.d start postgresql

但這個設定重新開機之後就沒了,所以還要寫入系統設定檔裡

$ echo ‘kernel.shmmax = 134217728’ >> /etc/sysctl.conf

About Installing Google Chrome in Arch Linux

| Comments

If you choose Chromium…
It’s easy to install Chromium, the most powerful browser from Google, in Arch Linux. Just make sure you have enabled “extra” repository in /etc/pacman.conf and type:

$ pacman -S chromium

all things done.

If you’d like to install Google Chrome Stable…
However, if you’d like it more stable, you can take a look in AUR. Of course it’s not provided by Arch Linux officially. The package I use is here:

google-chrome 16.0.912.75-1 by t3ddy
https://aur.archlinux.org/packages.php?ID=37469

Download the tarbell and untar it:

$ tar xzf google-chrome.tar.gz
$ cd google-chrome/

And then make package:

$ makepkg -s

You may see the makepkg script asking you to download required libraries. Confirm and continue. After running makepkg script, the current directory (google-chrome/) contains a few extra files, include “google-chrome-xx.x.xxx.xx-x-YOUR_ARCH.pkg.tar.xz”. Install it by pacman, for example in my case:

$ pacman -U google-chrome-16.0.912.75-1-x86_64.pkg.tar.xz

Confirm and install. Now you should see Google Chrome in gnome-shell (kde kickoff or something.)

Using Google Maps API Libraries (Adsense, Geometry, Etc.) in Gmaps4rails Way!

| Comments


Google Maps API has it’s official AdSense Library, which allow you to add advertisement in your own map view easily. By using gmaps4rails, the recently popular map service library in RubyOnRails, some problems occurred if we write the javascript tag mention on the Google Maps API document. Why? because the google maps api version gmaps4rails used is not the newest version. Using the newest js library result in conflict between different versions of Google Maps API.

To avoid this, we can simply put { :libraries => [:adsense] } in :map_options, for example:

@google_maps_html = gmaps( :map_options => {
    :detect_location => true,
:libraries => [:adsense],
:center_on_user => true,
:zoom => 15,
:auto_zoom => false,
:auto_adjust => true,
:disableDefaultUI => true },
:markers => { :data => @json })
 
And in our view, put javascript like this in the window load callback:


Gmaps.map.callback = function() {
var adUnit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var adUnitOptions = {
format: google.maps.adsense.AdFormat.HALF_BANNER,
position: google.maps.ControlPosition.TOP_CENTER,
publisherId: 'your publisher id',
map: this.map,
visible: true
  };
var adUnit = new google.maps.adsense.AdUnit(adUnitDiv, adUnitOptions);

     
The :libraries key seems not appear on the Google-Maps-for-Rails wiki. But after trace the source code, we don’t have to modify the plugin but just use it. Force working with the newest Google Maps API with gmaps4rails is not recommended. 

Solve Gnome-terminal No Wrapping Problem

| Comments


You may notice that sometimes long commands doesn’t be wrapped when using bash in gnome-terminal. However, it’s considered to be a bug of gnome-terminal. the solution is pretty simple: use system default font! which is configurable in preference dialog.


找回 Gnome 3 遺失的關機選項

| Comments

除了 Ubuntu 自家擁有優秀(?)的 Unity 之外,近期各 Linux 發行版都陸續升級到了 Gnome 3,界面乾淨俐落,清新可人。然而忙碌了一天之後要關機時,卻遍尋不著關機的選項……。

鎖定、切換、登出,啊怎麼只有暫停 囧 說好的關機呢?重新開機呢?就算登出了還是找不到。別擔心,其實他們都還在,只是需要多按一個 Alt 鍵而已。點開螢幕右上角,有你名字的選單後,按下 Alt 鍵,「關閉電源…」按鈕就會出現了,重新開機也在裡面。

嫌每次都要多按 Alt 太麻煩嗎?多數 Linux 發行版裡面都有這個套件:gnome-shell-extension-alternative-status-menu 以 Arch Linux 的文字界面安裝為例,以 root 權限執行:


$ pacman -S gnome-shell-extension-alternative-status-menu

再重新登入就可以了!

迷上 ArchLinux

| Comments

使用了 Ubuntu 跟 Debian 好多年,也深深被 dpkg 套件系統吸引,但多年來這個系統自身所製造的東西越來越多,更改的設定也越來越多,當底層的套件在流程上有所更動的時候,這些高階的系統又無法及時做出反應,這時候系統的穩定性就會受到考驗了。後來我在 Ubuntu 與 Debian 社群反映問題、協助解決問題,但越是努力解決發現問題越大──為什麼以方便使用為設計導向的 Linux,會變成使用者需要不斷 Debug 的窘況?

後來接觸到了 ArchLinux,起初對於它必須像 FreeBSD 與 Gentoo 一樣什麼設定都自己來覺得有點排斥。後來使用了一陣子之後,發現系統還滿穩定的,自己也在調校系統的途中,對於 Linux 的架構更加了解,大部分的問題也都可以在 Arch Wiki 裡面找到解法,也沒有所謂版本升級的問題,因為它總是在最新版(可理解為 Debian的Sid),討論的時候只要看時間點就好,不需要去關心對方使用的究竟是哪一個發行版。

以下是 ArchLinux 官網所遵循的幾個原則[1]
  • 簡約
  • 穩定性比方便性更重要
  • 使用者為中心
  • 開放
  • 自由

在 Linux 百家爭鳴的時代,很多發行方都會為使用者做了「太多事」,以致於系統不穩定,且使用者排除障礙的方式更加困難,在 ArchLinux 以簡約為信條的前提之下,相信往後與 Linux 的相處將會更加融洽且和諧吧。:)


[1] The Arch Way - Wiki - ArchLinux 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The_Arch_Way

目前的 Debian Linux Desktop

| Comments

My Debian Screenshot
哇哈哈,把 Debian 弄得賞心悅目真的是超 geek 。不過右上角的那些 Systray icon 還是挺礙眼的,雖然 GTK Theme 好像可以連 icon 一起換,但我得找到 Debian way 才不會把系統弄得一團糟……

目前調校過介面的軟體有 gdm3, wine, pulseaudio, openjdk 等,等到一切都調校完畢之後,再 release 一份完整的美化過程吧,長程目標是建構一套讓藝術工作者用得很爽看得也很爽的 Linux。感謝 Debug.tw 提供很美的網站讓我的 Screenshot 加分 XD